中国足彩网

名    称 : 天津市东丽区新立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 索   引  号 :11120110000179119U/2021-00003
  • 发 布 机 构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新立街道办事处
  • 发 文 字 号 :
  • 主 题 分 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成 文 日 期 :
  • 发 布 日 期 :
  • 有   效  性 :有效
  • 联合发文单位:
  • 修改和废止依据:

天津市东丽区新立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字号:
    


????????????????????????????????????前 ?言

?

“十三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立街道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绿色高质量发展总目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实现经济转型稳步提升、城市转型全力推进、民计民生持续改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加快推进东丽区实现创新驱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期、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攻坚期,也是新立街道着力打造“现代商务商贸服务核心区”的重要时期。谋划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于新立街道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应对新发展挑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天津市委中国足彩网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中国足彩网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天津市东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本纲要是指导新立街道“十四五”时期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

本规划范围为新立街道辖区内的13个集体经济组织和15个社区居委会。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

第一章 ?筑牢内基,展现转型发展新成就

?

一、“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新立街道深入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稳固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城市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民计民生持续改善,“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成就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升。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主动把握引领新常态,着力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实现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落后产能不断淘汰,创新、前沿、现代化新兴产业项目大批落户区域经济提质增效明显,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区前列。截止2020年末,预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94.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收入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91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实现逐年增长,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向城区转变趋势明显。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商务商贸优势初步显现。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承接北京非首都资源,以培育战略新兴和“双创”产业为目标积极对接“高、强、优”产业项目,区域经济竞争力持续提升。截止2020年底,累计落地优质项目245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亿元以上项目16个,有效利用内资275.65亿元。波士盛达奔驰店、松江津滨置地广场、蓝庭汇等重点项目落地运营,万达广场、爱琴海、万科新天地等优质商业项目正在有序建设,已经逐步形成商业聚集效应,商务商贸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市场主体保持稳定增长。深化落实“放管服”“一制三化”改革,从精细化管理入手,营商环境持续 改善。截止2020年底,“双万双服”活动服务企业767家,累计解决企业问题638个,办结率100%,满意率98.4%。数字化行政服务大厅投入使用,办理承诺制服务业务87人次,“五减”“四办”简化申办业务100余件,形成了标准统一、流程统一、服务统一、结果统一的标准化服务体系,有效拉近了区域亲清政商关系,提升了营商环境水平,五年间累计增加市场主体单位2500余家,同比上一个五年增长88.7%,夯实了区域经济发展基础

拆迁还迁同步推进,全域城市化成果显著。紧紧围绕农村向城市转型,依托新市镇建设、大项目占地、城中村改造三条途径,拆迁还迁工作同步有力推进。“十三五”期间,累积完成拆迁任务488万平方米,向用地单位提供新立新市镇出让区C1地块等6处重点出让地块,完成土地出让50亿元,储备出让地块1处;完成西杨场“小二楼”、海河东路、航新路、地铁11号线等重难点拆迁任务,有力保障市区重点项目建设;还迁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新立新市镇、军粮城二期新市镇、智慧城等项目完成11803户居民还迁、抓取房屋22553套;城市化配套项目有序跟进,向金鑫园、汇海南里、汇海北里、海雅园、海康园居民发放产权证6219本,完成贵环小区、驯海里等小区提升改造工程,从源头上解决老旧小区居民生活难题。

综合治理强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三五”期间,环保治理、河道治理、违法用地整治等多年积淀的短板顽疾取得全面突破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全街1500余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两断三清”,空气质量大幅改善,“十三五”末综合空气指标位列全区第二。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不断加强水环境生态治理与生态修复,通过封堵口门、安装污水收纳罐和一体化净水设备、河道清淤等方式,街域内74条河道及乡村沟渠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全面消除黑臭水体。铁腕治理违法用地,拆除大棚房问题点位340处、3.3万平米治理违规改变设施农业用途问题252宗、14.3万平方米,持续高压遏制各类违法建设。

短板弱项全面突破,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主动克服街域广、底子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拆、还、建、管同步推进的实际困难,聚焦“创文”“创卫”工作标准,开展全域清洁化工程,健全完善环卫考核制度,对街域道路、老村台、社区及建筑渣土周边环境卫生加强重点管理,妥善处理垃圾清运、垃圾暂存、垃圾分类等事项。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由专业绿化养护队伍对辖区内的绿地及道路绿化带、行道树进行管理和养护,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1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58平方米。加强社区物业管理,在新立新市镇引进万科金地品牌服务企业,实现居住环境、物业服务、管理机制持续优化。

民生保障供给充足,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民生保障更加坚实。五年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累计完成27个村队、近3.6万人征地参保工作,推动4万余人连续每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就业创业稳步推进,累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000余人,安置就业9560人;社会福利、社会救济、重大疾病救助体系日益健全,精准发放各类抚恤、救济等金额18941万元,社区医疗、保健条件不断改善;基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高标准建成1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56个全科社区网格初具规模,基层参与社会治理形成良性互动,运用信息平台调处解决问题20764件,服务群众24142人次。

安全稳定有力维护,平安和谐局面持续向好。全力做好转型发展时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扫黑除恶、清查整治、双百行动、积案化解攻坚、平安建设等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成效。积极推进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建立突发事件、群体事件、应急管理预案,有力维护大事要事敏感时期社会秩序。预防和打击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严密防范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推进社会治安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累计排查厂房56.79万平方米,9家重大危险源企进行多轮摸排,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时期是新立街道推进农村向城市、经济向高端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发展理念不够解放。尽管区位优势明显,但区域发展不充分,缺乏资源合理规划,特别是“散乱污”企业治理后,部分资源闲置未得到充分利用。借势发展、主动服务意识欠缺,与周边区域联动不足,与临空经济区、东丽经开区、滨海新区互动融合不深入。新旧动能转换不及时,产业创新劲头不足,引进优势项目有待提升。

城市管理短板突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对城市化建设滞后,老旧小区配套设施老化,新建小区交通、市政等配套设施不齐全,问题亟待解决。管理模式跟不上城市转型的步伐,重建设轻管理,先建设后管理,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较为单一。城市化进程“拆、还、建”同步推进,导致社会管理难度增大,街域内滞留户未清零,公建未整体拆除,衍生出环境治理、社会稳定等诸多问题。

“社区之表,农村之实”问题矛盾凸显。人口市民化程度较低,广大群众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仍没有脱离农村的旧传统、旧思维,距离城市市民的文明素质还有一定距离。就业矛盾显现,体制机制不健全,转移就业产业导向、政策导向不鲜明,劳动力素质偏低,收入差距较大。历史遗留问题仍旧存在,房租费滞后发放、拆迁补偿款长期未拨付、征地养老保险未全面参保等问题,引发不稳定因素,管理难度加大。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发展的历史交汇期,处于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阶段,街道发展面临诸多形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化。“十三五”期间雄安新区的建立,北京非首都资源的纾解,多条跨界高速的贯通,已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脉全部打通,清晰勾落出下一阶段的发展蓝图。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北京非首都外溢项目的新机遇,创新合作发展的新契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维度,让街道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高度重合,得到充分提升。

“一基地三区”定位确立。“一基地三区”作为天津市发展定位,明确了建设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工作目标。新立街道紧邻自贸区、机场、临空经济区、东丽经开区,这些重要区域包含在“一基地三区”建设范畴之内,为街道借势发展创造了有利契机,为转换发展动能带来了新的机遇。

“双城”发展格局形成效应。新立街道地处“津城”“滨城”交汇的前沿地区,具有深度融入“双城”发展格局的先决条件,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中国足彩网样的发展可能。通过信息、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互动,进一步改善绿色宜居、人才宜业、企业宜商的三大环境,提升区域形象和品质,有利促进东丽区现代化建设。

交通路网建设不断完善。新立街道北邻滨海国际机场、南邻海河,内嵌东丽经开区、临空科技创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地铁4号线、9号线、11号线、津塘公路、津滨高速和蓟汕高速等重要交通路网穿街而过,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交通优势有利于与临空经济区、东丽经开区深度融合,带来消费商圈、物流配送园区、研发服务平台等领域的建设发展机遇。

?

第二章 ?前瞻设计,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天津工作的重要指示,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东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指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东丽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立之为”。

二、基本原则

规划配置结合百姓需求。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与幸福感为核心,加强基层调查研究,问需于民,将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提升区域产业层级,更好服务百姓民生。

品质提升结合智慧服务。坚持需求侧引导与供给侧提升相结合,促进区域产业逐步实现向品质、创新、智慧服务业态转型升级。

发展实际结合模式创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到家服务等模式创新,破解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提升之间的矛盾,实现民生产业、服务业发展提质补缺增长。

政府引导结合市场运作。发挥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能力,引导品牌企业发展带动整体提升,发挥市场优势,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地位,保障规划落地生根。

三、发展思路

依托街道商业项目、交通路网和地理位置优势,围绕东丽区“坚持走创新强区之路、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及“一一三三”发展战略,以创建津城、滨城双城之间“现代商务商贸服务核心区”为总体定位,进一步完善街域基础设施配套和商业资源配置,着力打造三大精品商圈,提升区域及周边功能区服务能力,加快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围绕两条主线:

打造东丽区高品质核心商圈——大力发展区域商业服务业,重点打造万达月星、宜家爱琴海、松江融创三大精品商圈。

提升区域及周边功能区服务能力——提高对北部临空经济区、东南部东丽开发区等功能区的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平台布局,逐步构建功能区产业服务链条。

明确三个布局:

结合区位优势及产业分布特点,推动形成由北到南的“三带”规划布局。

在北部,依托临空科技创新区整体规划发展,深度参与其中规划和招商工作,科学高效开发利用稀缺土地资源,配合扶持临空产业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

在中部,发展区域商贸服务业,重点打造“三大商圈”,即以宜家爱琴海为中心的津塘公路商贸经济圈,以万达月星为中心的新立新市镇商贸经济圈和以松江融创为中心的津滨大道商贸经济圈。

在南部,积极配合区有关部门推进海河中游北岸规划建设,依托轻轨9号线、地铁11号线,借势国家会展中心,发挥“轨道+生态+新市镇”叠加优势,强化高端商务配套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东丽南部门户。

四、发展目标

经济转型持续推进。全力发展区域商业服务业,以三大精品商圈为依托,培育VR体验、数字娱乐、“网红”打卡地等新业态,促进商业体蔓生式进化,以高品质业态带动街道整体商业层级提升,带动全街商务商贸及服务业发展。

宜商环境不断提升。强化政务服务理念;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企业注册流程;进一步规范与缩减日常管理与行政检查;设立负面清单,设置绿色通道,着力引导一批区域创新型企业腾飞;加大对市场、法制、人文、生态等方面的改善力度,不断提升适合经济发展宜商环境。

社会事业不断完善。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更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高质量的发展追求为目标、贯彻普惠性价值导向,逐步从保障居民基本权益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不断健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理念逐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逐渐提高,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统一”成效显著提升。

生态环境更加美丽。全面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美丽新立建设深入推进,生态环境面貌根本性改观。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水质达标率明显提高,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生态造林项目按上级部署推进,高质量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环保任务。

?

第三章 ?突出重点,厚植区域竞争新优势

?

坚持以商务商贸业发展为重点,结合区域产业分布和重点项目情况,重点培育三个商务商贸核心区域,打造特色地标性商圈。

聚焦业态转型,打造“爱琴海宜家商务商贸核心商圈”。该区域以东泰公司建设地块为中心,依托宜家家居、爱琴海以及新业广场的良好商业商贸氛围,借助津塘公路、津塘二线、地铁9号线、地铁11号线的交通便利优势,重点发展商贸、服务等产业,打造一个集商业、商贸、服务于一体的商务办公中心。加快推进爱琴海项目改造建设,引导周边万科新天地、蓝庭汇、新业广场等商业载体优化业态结构,提升体验式消费模式占比,开发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发展时尚潮流IP展、艺术设计、品牌快闪街等形式的创新、体验活动,培育“网红”打卡地标建筑和店铺,提升区域影响力和知名度,吸纳中国足彩网的商业项目入驻落地。十四五期间,使该区域建成为东丽区最知名最繁华的核心商圈。

瞄准高起点建设,打造“万达月星魅力新地标商圈”。该区域以新立新市镇和新立村南侧出让区为中心,包括两侧万达广场、正在商谈的月星文体广场、以及新立新市镇配套商业和新立村南侧出让区商业项目。万达广场和新立新市镇商业预计2021年可实现开业运营,新立村南侧出让地块正在建设当中,预计2023年前后可完成全部建设。届时借助地铁11号线,海河东路延长线建设,将为该区域绿色经济和生态宜居发展启到促进作用。满足项目周边中产家庭和商务人群的消费需求,汇集商务休闲、亲子活动、餐饮服务、培训教育等项目,重点培育VR体验、数字娱乐、体验式游艺官等新业态。通过整体定位、梯次开发,发力重点项目与时尚主力店引进,凸显商圈都市时尚定位。同时兼顾区域内办公居住的商务人群的交流活动需求,引入包括特色精品餐厅、休闲咖啡馆、精品电影院、共享办公空间、城市精品会客厅、健身娱乐中心等在内的项目,为产业区周边不同人群提供高层次商务休闲生活服务。十四五期间,使该区域建成为环内独具特色的时尚办公休闲商圈。

加大项目引进,打造“松江融创时尚办公休闲商圈”。该区域主要以环内居住区为中心,依托已建成的松江津滨置地广场、凯东大厦以及正在建设的融创商业项目的良好商业氛围。凭借与河东万达商业圈良好的距离优势,依靠周边大量住宅的潜在消费资源,做到北侧万新街商业项目遥相呼应,打造津滨大道及地铁4号线沿线商业经济圈。瞄准天津市核心商圈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东丽区地标性商圈项目,打造现代品质高层级购物中心。商圈建设上集约使用土地资源,考虑与周边住宅小区、新市镇联动发展,引入711、便利蜂等知名连锁便利店,与万达、月星等商业载体形成互补发展。重点培育无人零售、“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零售新模式,引入高品质旗舰店、创新特色店和设计师原创店等前沿高端店铺,营造现代生活与新消费融为一体的城市生活新空间。

第四章 ?借势发展,提升城市配套服务新水平

?

围绕市、区发展战略,加强与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项目深入合作,借势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区域服务保障能力和承载能力。

承接临空经济区产业链延伸,做好配套服务新保障。借助东丽区“决胜临空”发展战略,全力配合国际航空城建设,在临空经济区打造北方航空货运中心的过程中,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特点,从安必信京津冀智慧产业园、民航大学科技园、京东智能航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中寻找发展机遇,主动承接其外延产业链和服务需求。通过“放管服”改革,提升区域企业宜商大环境,着力提升改造与临空经济区相邻区域的基础设施。通过增强软硬双实力,吸纳临空经济潜在外溢资源和服务需求。

顺应东丽经开区发展战略,谋划产城融合新路径。东丽经开区主园区坐落于新立街道区域内,园区改造提升与街道发展紧密联系。新立街“打造高品质核心商圈,提升区域及周边功能区服务能力”的发展思路与经开区打造“产业智谷,都市创新街区”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新立街高度关注经开区提升建设情况,保持紧密联系,互补推进招商建设任务,形成合力发展态势,不断提升区域的商务商贸水平和城市服务能力,与经开区不断形成的产业、人才、资源集聚的效应进行充分融合,大大提升人才宜业的大环境,打造东丽区产城融合新亮点。

紧跟国家会展中心发展,提升城乡发展新水平。国家会展中心坐落于海河对岸,与新立街道遥岸相望,借助东丽区南部经济创新发展带规划建设机遇,积极探寻与南岸国家会展中心相互呼应的发展方案,拔高自身规划建设水平,用更高的眼光来俯瞰审视全域。围绕交通布局这个关键因素,发挥“新市镇+生态+会展中心”的叠加优势,培训现代化、高端、创新的配套服务产业,重点布局生活性、公共性的服务项目,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区域提供丰富的服务。加强与海河委交流合作,融入生态宜居建设要求,以“经济+生态”的发展模式,建设海河北岸的城市宜居新城区。


第五章??聚焦品质,打造都市街区新面貌

?

把握天津市“双城”建设契机,围绕东丽区全面融入主城发展的战略导向,对标对表都市新区建设要求,全力推进拆迁还迁、交通路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市容市貌、物业服务、违章治理等领域工作,提升街道整体品质,全面建设高品质都市街区。

精准拆迁有效攻坚。坚持东丽区“小切口、快循环”精准拆迁机制,围绕重点项目实施土地开发建设,按期腾清整合地块,确保重点功能区域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按需完成临空产业区、宝元出让区、方山东道等重点地块拆迁,有效保障土地供应及项目建设等工作;聚力推进域内翟庄等12个基层组织500余户剩余民宅拆迁工作,实现域内民宅拆迁清零。

全域还迁收尾收官。高质量推进还迁工作“收口收边”,协调区城市化办及滨海市政、城投公司等业务主管单位、建设单位加快汇海里、新立村二期还迁项目建设及还迁房源回购工作,稳妥有序推进未还迁2000余户村民应还尽还。初步建成安居新立基础上,着力创建宜居新立和乐居新立,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的大环境基本形成。

优化交通网络体系。增强商业配套服务,细化三大商圈内部路网,完善基础道路系统,为商业发展提供交通保障。加快街域内道路建设,配合区相关部门加快航双路、环宇路、航新路等道路建设,对重点区域周边道路、重点路段提升改造。推进城市公交设施建设,协调区运管局、公交集团增设新市镇、融创等社区公交线路和场站建设实现智慧交通建设完善街域轨道交通网,积极配合市部门,推动地铁4号线、11号线轨道交通建设。

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布局,重点布局5G(第五代移动通信)、智能交通等新型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成旌智道污水管线建设,有效解决新立花园、金域华府、兰庭社区道路积水问题。强化停车泊位规范化管理,协调推进“停车规范化工程”,有效解决社区停车难问题。协同区住建委,有序推动跃进东里、航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高园林绿化品质立足新立视角,因地制宜凸显新立特色,完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立新市镇小区绿化顺利移交,确保绿化管养质量和景观效果,打造优质生态宜居环境。持续做好津塘公路、先锋东路、津滨高速、外环线等部分路段日常绿化管理养护,改造提升现有绿地,实现绿色生态持久性。到2025年,新立街道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力争达到46%。

提升市容市貌标准。开展全域清洁化工程,道路扫保“以克论净”、垃圾清运“日产日清”,健全环卫作业竞争机制,完善监督考核体系,提高环卫作业整体水平。增设城市公厕,全面优化厕所布局,合理设置生态厕所,方便群众日常生活。聘请第三方保洁公司加强厕所日常管理和卫生清洁。落实城市垃圾分类制度,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到202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生活垃圾减量化达到30%,实现全域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加强社区物业管理。高标准打造新立新市镇精品物业工程,坚持居住环境、物业服务、管理机制“三个优化”,以丽晟、丽昕两个社区为依托,全面推进居民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生活市民化,加快破解“社区之表,农村之实”问题。以新市镇为龙头带动社区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统筹抓好老旧小区、还迁小区、商品房小区管理,推进精品物业工程。对老旧小区、未封闭社区统一物业管理模式,集中重点管理。

铁腕治理违法用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始终保持打击违法建设高压态势。严格按照土地管理“八严禁”工作要求,落实土地动态巡查责任制,强化日常土地巡查,实行部门上下联动,持续推进土地清查整治,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类违法用地行为。依托网格化管理,发挥网格员作用,落实巡查机制,畅通举报渠道,重拳打造零违建街区。

第六章 ?文化繁荣,开创城区文明新境界

?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推进文化产业,提升城区文明程度。

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四史”学习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投身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文明“细胞”创建工作。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积极发挥《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积极作用,扎实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行动,不断提升群众思想道德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加大对街域内新媒体运营的监管,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文化惠民的覆盖面、实效性、参与度。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保障机制,持续推动文体设施提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加快建设街道文化中心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城市书房,通过新建和改造让15分钟健身圈在社区的覆盖率达到100%。确保群众更加自然地融入城市生活。到2025年,建成一个2000㎡以上的街道文化中心,15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设施全面覆盖,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进一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进基层文化百团工程,培育中国足彩网星级文化团队,通过组织丰富多彩文化服务,吸引广大居民参与其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着力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利用在职党员志愿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激发社区志愿服务活力,逐步提升注册志愿者数量。

构建文化产业体系依托临空科技创新区,引进高起点、高品质的文化企业具有鲜明文化的特色、高端产业链。以三大核心商圈为中心,加快发展、引进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提升街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积极为重点文化企业及文化项目争取市、区政策支持。加强对文化企业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加大对滨航腾云创意园等辖域内重点文创园区的扶持和支持,吸引优秀文化企业入驻。

?

??生态优先,描绘绿色发展底色

?

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加强源头防控,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动生产方式低碳化以调结构、优布局、全链条为导向,全面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实现环境污染源头防治。持续开展“散乱污”治理行动,防止反弹回潮。不断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强化延伸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绿色转型,依托万达星月、爱琴海宜家、松江融创三大核心商圈,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动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推广绿色出行、开展节约型机关引导社会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节约社区、节约家庭建设活动。进一步完善街道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推广使用节能器具,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紧抓海河沿线开发建设机遇,打造生态新领域以海河沿线开发建设为机遇打造新立生态景观建设,优化街域生态品质,挖掘生态资源经济价值。依托海河中游北岸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地铁+生态+新市镇”叠加优势,强化高端商务配套服务功能,完善街域生态景观体系,以新立新市镇南侧为骨架建设街道沿线生态景观带。挖掘生态资源经济价值,以步道、骑行道路等串联各生态景观,构建覆盖全街域的生态景观体系,打造街域生态新领域

提升管控措施,优化街域生态环境。落实东丽区继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部署,坚持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坚,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持续巩固深化蓝天保卫战成果严格管控工业、扬尘等污染物排放强化道路科学扫保,严格控制扬尘,加大对裸露地表苫盖工作。优化工作方法,加强监督检查,做好拆迁工地扬尘管控。加大对信号厂地区铸造行业巡查监管对污水实行减排扩容,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维护,全面做好雨污串流常态化监管工作,确保排水管网与城市建设同步实施,保证排水有出路。2022年,基本消除雨水混流串流现象。细化对排污口门管理对排污口上游来水分析查找污染源从源头进行有效治理继续加强街域内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大幅提升水环境质量。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治理,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全面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实施一批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修复优先行动,确保区域土壤环境安全。

?

第八章 ?以人为本,回应美好生活新期盼

?

“十四五”时期,新立街道坚持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展现人民情怀和民生温度,时刻聚焦民生需求,逐步从保障居民基本权益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深化相关制度改革落实。依托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未参保居民等重点群体长期持续参保,提高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和普惠化水平,切实推进全民共享。秉持积极的发展救助理念,帮助弱势、特殊群体自力更生,摆脱救济、福利依赖。对其新的需求,调整福利提供方式,确保福利充足性加快。加快落实京津冀异地就医结算服务,稳推退役军人帮扶政策落地。完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机制。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建设,完善全方位政务服务体系。借力新立街经济发展新机遇,引导市场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民生保障事业中来,提供更加充分的民生服务供给。到2025年,预计完成11万人次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以现有保障制度为托底线,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力促高质量充分就业。把“保就业”“稳就业”均放在首要位置,提高就业供给质量。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多渠道帮助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实现就业创业,聚焦农民工、低保边缘人员等制度“漏出”群体,助其从“内功”到“外力”的生计成本增加。借助辖区逐步形成的三大精品商圈以及周边配套服务的优势,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立足地铁+轻轨+高速的便捷路网,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跨区域协同、各类机构联动等方式,开展联合促就业活动。多方位多层次开启服务模式,激发促就业的倍增效应,同时加强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新技能培训体系的完善,提升劳动者能力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促进劳动者素质全面发展,积极防范和应对大规模裁员和失业的风险隐患,有效防止边缘群体返贫致贫。到2025年,确保就业形势稳定,预计新增就业人数超7000人,失业率维持在3.8%以下。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围绕均等化、标准化、智慧化的发展需求,整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机构、敬老院等现有成熟资源,打造覆盖家庭、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着力解决好失能失智老人护理难题,让家门口的养老服务触手可及。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机构等,缓解居家养老压力,积极探索京津冀一体化趋势下的异地养老新课题,同时规划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严格做好准入资格认定工作,完善联合监管,高效探索多层次多维度养老服务模式,更好满足差异化、个性化养老需求。到2025年,辖区至少建成1所养老院和2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50%以上。

关注特殊困难群体。优化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体系,落实城乡低保制度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重视“救急难”工作平台在救助工作中的应用,增强特殊群体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整合现有保障政策,明确专项救助目标群体,规范对象认定程序,顶格使用、足额保障。支持、引导社会服务机构和专业社会工作者为特困人员提供困难帮扶、心理疏导、资源链接、权益维护等专业服务,积极构建物质资金帮扶与心理社会支持相结合、基本照料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配套的救助模式。不断优化完善新立街道自己的应急解困救助方案,着力化解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风险,防止发生新的贫困,到2025年,对建账在册的困难边缘户基本实现动态清零,有序纳入相应救助体系。

提升公共教育服务。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学前教育水平。聚焦新立新市镇以及在建商品房周边等幼儿园、托幼点规划,积极促进教育资源高质量供给。严格把控民办园准入条件,争取“成熟一个,引进一个”。围绕一百中学、百华中学、鉴开中学、丽泽小学、东丽英华学校辐射半径,积极规范课后社会托管机构,建立安全有序的校外服务。广泛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深度服务社区教育服务主体,精准服务老年教育,建立健全社区教育联席会议,着力建设老年大学,打造具新立街道特色的老年大学。围绕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筛选学习型家庭,树立学习型家庭典型。努力促进社区教育资源向社会化、均等化、全面化方向发展。

健全社区健康服务。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借助社区与区属、市属优质医疗资源对接机遇,积极推动家庭医生签约。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完善医防融合、平战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救治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健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新立新市镇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室投入使用。关注重点人群、落实妇女幼儿、中小学生、老年人、特殊人群等健康促进工作,积极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全面提升城乡居民身体素质,有计划地形成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实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

?

第九章 ?综合保障,筑牢安全底线新基石

?

“十四五”期间,始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筑牢安全底线,坚决扛起防控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新立。

深化安全生产责任,规范公共安全管理标准。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整治,持续推进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公共交通安全治理。对危险化学品、消防、道路运输、城市基础建设、仓储运输站以及水利、电力、供水、油气、通信、网络、金融等重点领域隐患常态化排查。加快构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源头治理和全程监管。完善安全生产执法规范,利用全科网格优势,发挥社区侦察兵吹哨机制。

妥善处理新时期矛盾,持续提升维稳工作水平。高站位聚焦维稳工作,全方位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等信访渠道。坚持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隐患。积极推进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健全重大敏感节点“战时调度”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高质量完成重大维稳安保任务。强化普法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推进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提升基层党组织保障力,形成群防群治,多方参与社会共治的局面,到2025年,实现平安稳定新局面。

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牢固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应急管理工作理念,针对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建立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强化提供基础物资储备能力,形成运转高效的物资保障体系。坚守安全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发挥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补充和协同功能。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水平,完善应急管理社会共治机制,逐步推进由应急处置向全过程管理转变。

?

第十章 ?党建引领,共建保障落实新支撑

?

落实“十四五”规划各项部署和要求,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的远景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优化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街道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水平,选拔政治强、懂专业、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坚持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为新立街道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组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成立新立街道“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合理设定年度目标,对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城市管理、城市化建设、民计民生进行科学部署。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层层细化分解任务,厘清部门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和标准,各负其责,躬耕不辍种好“责任田”。强化部门沟通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合作联动,确保发展规划和重点目标顺利实现。

凝聚共识广泛参与。充分发扬民主,吸纳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凝聚共识,谋划发展。激发街道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规划目标保驾护航。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搭建社会组织支持平台,建立涵盖政府、市场和社会广泛参与的支持体系。引导基层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中形成思想共识,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激发基层群众的参与意识,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为新立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群众基础。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新立街道办事处

?????????????????????????????????????????????? 2021年1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媒体矩阵
咨询电话
移动门户
政务邮箱
返回顶部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纠错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