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 | 区工信局2025年工作要点 |
区工信局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区工信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国足彩网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和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坚定发展信心,认真履职尽责,坚持“七聚焦”“七着力”,深入实施四项年度专项行动,持续推动工业经济运行、工业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以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东丽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聚焦精准调度优质量,着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1.加大经济运行调度力度。增强“添秤”“交账”意识,打开结构、精准研判,实施精准调度,坚持产值和增加值一起抓、规上企业和规下企业一起抓,常态化服务重点工业企业,加强重点企业用能用工、资源配置、产业链畅通等要素保障,巩固工业经济支撑作用,为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工业经济占全区比重保持30%以上,实现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速5%左右。
2.加强优质主体培育。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质量,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为抓手,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专员包联机制,持续开展“一起益企”系列活动,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和工业设计等多元化全方位服务。做大规上工业底盘,新入库规上工业企业20家。全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0家,开展专题辅导培训10场次。
二、聚焦项目建设优增量,着力夯实制造业发展基本盘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东丽经开区、华明高新区两大功能区,充分利用工业园区扩区成果,瞄准实体工业项目开展招商。做大航空航天和生物医药产业链规模,巩固提升汽车、高端装备、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寻求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项目。瞄准总部经济、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加速引进一批重点企业、高端项目;挖掘存量企业的背景资源,支持存量企业增资扩产;组织做好各类产业对接活动,助力企业成链成群。培育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项目,形成梯次接续、动态推进的项目储备格局,全年落地优质工业项目40个。
4.紧盯项目建设稳底盘。紧紧牵住工业项目建设“牛鼻子”,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形成项目招商、落地、开工、建设、投达产全流程服务闭环。完善工业固投工作机制,联合区政务服务办、投促局、统计局等部门建立全区工业项目推动建设工作专班,每月开展项目调度,明确重点项目建设时间节点,确保每季度都有标志性项目挂牌、开工、建设。分级分类建立总投资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台账,积极推动在建项目、新建项目加快建设。深入挖潜在地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帮助项目主体纾困解难,指导帮助企业对技改项目进行备案、入库、纳统,确保颗粒归仓,加大存量资产盘活和存量企业增资扩产服务力度。推动津田汽车、爱思达二期等10余个项目开工建设,服务东盛能源、原子高科等15个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实施35个以上总投资超5000万元工业投资项目,全年力争实现工业投资31亿元以上,为工业经济增长孕育活力。
三、聚焦产业培育优生态,着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5.统筹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深化跨区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协同培育机制,加强优势主导产业链协同布局,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遴选一批具有营业收入行业居前、市场占有率高、系统集成能力强、产业链拉动作用大、社会责任感强等特征的“链主”企业。加大对“链主”企业支持力度,在产业用地供应、财政金融扶持、应用场景开放等方面探索创新,构建以“链主”企业为核心,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衔接的良好产业生态。全面总结工业“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着眼工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科学分析下一个五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配合做好全区“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6.充分发挥产业主题园区优势。加强产业主题园区梯度建设培育力度,围绕平高电气、平高储能等龙头企业,打造电力电气产业园,围绕英诺美迪、垠坤、联动U谷等产业园,招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推动申报市级产业主题园区。持续推动东丽经开区汽车关键零部件、华明高新区医疗健康等市级主题园区建设,吸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园区,带动新能源和车联网、生物医药等企业加速集聚。加速区级产业主题园区本地产业资源导入、聚合力度,实现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持续做好工业园区扩区“后半篇”文章,加速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控规编制、招商引资等工作。
四、聚焦政策引领优结构,着力激发产业转型升级潜能
7.实施智能化转型升级。以促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借助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带动作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培育“智改数转”项目30个,新增智能工厂6个,积极打造5G应用场景,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8.实施高端化设备更新。落实“两新”“两重”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抢抓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契机,实施智能制造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实施“零增地”技改,不断提高企业投入强度和亩均效益,加快老旧设备更新和高端先进设备应用,推动培育设备更新项目开工建设,更新设备1000台(套)以上,推动实施技改项目60个,进一步夯实工业底盘,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9.实施绿色化产业焕新。做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建设,全年培育绿色节能示范典型5个,市级及以上绿色制造单位达27家。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引领钢铁、轻工等产业升级,持续推动实施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企业不断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督促两家钢铁企业完成粗钢调控任务,鼓励企业对标先进水平,推动主要产品工艺升级与技术改造,推动钢管公司258环形加热炉纯氧燃烧改造项目、天钢动力空分设备更新优化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做优海河下游绿色精品钢谷。
五、聚焦企业发展优服务,着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10.强化产业链撮合对接。加快布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标准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港,打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产业集群。联合中汽零部件公司、东丽经开区组织京津冀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会,参与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协助中航装甲、中核机械等龙头企业召开供应链大会,策划“走进一汽丰田”活动,推动天钢集团、钢管公司等企业加强产业链合作,降低上下游产业运输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区域产业发展黏性。全年组织产业链供应链撮合对接活动不少于50场,持续保持6条重点产业链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90%以上。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按照“有研发场地、有研发投入、有研发人员、有研发项目”的四有标准引导企业加快打造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中试平台等产学研平台,推动重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行业创新水平。
11.优化营商环境提质量。常态化深入重点企业开展走访服务,建立企业问题清单,集中力量解决一批企业发展难题。用足用好国家级、市级各项惠企政策,分类组织政策宣贯会进行指导培训,健全“企业+企业家”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深入实施产业人才项目,积极落实天津市卓越制造人才及相关政策,加快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做好进一步全面摸排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底数工作,建立完善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常态化解机制,畅通投诉渠道,有效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持续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六、聚焦社会关切优保障,着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12.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切实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聚焦重点环节,加大风险防控,持续落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专项行动,动态更新安全生产重点工业企业名录,持续完善行业职责清单,做好直报系统数据更新,及时发现、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切实压实各方安全责任,筑牢安全生产保障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13.推进工业领域能源管理。积极落实中央环保督察任务,推动军电、国能津能两家电厂提高燃煤热值,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完成上级部署的电煤压减目标。加强绿色低碳发展的培训和宣贯,树立企业绿色发展意识。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和园区创建,提升消纳绿色电力比例,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14.加强电力通信服务保障。制定“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计划,建立电力企业和电力重要用户名录库,编制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检查任务清单,持续巩固人员履职率、职权履职率水平。持续推进《天津市东丽区电力专项规划(2022—2035年)》落地见效,协调推动玉湖冷链、三中心医院(东丽院区)等大项目的电力配套建设,做好中高考、两会等大型活动的电力保障。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通信运营商按照基站站址布局专项规划有序实施,积极解决通信线缆整治、基站建设等领域问题,做好便民热线办理答复工作。
七、聚焦机关建设优管理,着力强化干部队伍素质能力
15.坚持党建赋能促发展。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扎实做好党纪学习教育“后半篇文章”,严格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着力提升全局党建工作质量水平。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互促的方法路径,加大党建工作创新力度,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为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证。
16.坚持改进作风提效能。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与交流,不断提升工信干部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克服能力危机、本领恐慌,打造一支能力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增强宗旨服务意识,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切实推动走访服务见实效,为更好服务科学决策、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加大警示教育力度,重要节假日召开廉洁会议做好警示提醒。持续落实好区委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加强内审、档案、保密管理等工作,努力在转变职能、依法行政、优化服务等方面展现工信新面貌,为东丽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附件:区工信局2025年重点任务台账
???????????????????????????????????2025年3月19日? ? ?
主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承办: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00002 津ICP备17009684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80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