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 | 公安东丽分局2022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
公安东丽分局2022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公安局坚强领导下,公安东丽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统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安保这一主线,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为重要载体,以“一张蓝图绘到底、打造公安新生态”警务机制改革为强劲牵引,全力以赴、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和战疫情使命任务,圆满完成了党的二十大等各项公安保卫任务,进一步筑牢了首都“政治护城河”,有力维护了全区政治大局和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聚焦机制建设,强力推动落实。一是推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对我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除涉及个人隐私和特定案件外,均在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进行公开。同时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审核审批事项及时录入天津市东丽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建立“双公示”数据台账,确保数据完整准确、信息公开及时。目前,我分局已将检查人员数据、检查对象数据全部录入“双随机、一公开”系统。严格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研究制定重大执法决定审核目录清单,明确法制审核内容和范围,针对分局作出的行政拘留、大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均由法制部门统一审核把关,进一步加大程序审核和责任追究力度,源头减少执法瑕疵问题产生。2022年,我分局共办理行政诉讼案件16起,行政复议案件31起。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在为基层一线办案单位全部配发执法记录仪基础上,加快推进执法记录仪更新换代,优先为新立派出所、华明派出所等警情量、案件量较大的基层办案单位配发具备4G同步传输功能的执法记录仪,确保执法过程全记录、可回溯,真正实现向信息化要规范化、向保障力要战斗力。二是规范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从轻”“减轻”“免罚”三张清单。在警情处置过程中,按照“先柔性劝导、后警示告诫、再依法处置”原则,能够通过现场明法释理予以解决的,当场进行明示;现场矛盾激化的,第一时间报告分局指挥室、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增派警力带回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置,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在落实安全监管过程中,全面落实企业内保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度,督促指导帮助辖区企业建立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和内部安全规范,落实专人管理,规范台账登记,并定期组织民警对企业内部保卫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企业整体安全防范水平。在保护网络安全过程中,检查指导网络运营者严格落实网络安全保护管理制度和技术保护措施,对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网络安全检查和审核,对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依法严格处罚,切实提升市场主体守法经营自律意识。2022年,对全区重点网站开展网络安全检查51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30份,配合区文旅体、市场监管、消防救援、卫健委等部门,先后对东丽区恒大酒店、津门之星快捷酒店、云海洋旅馆、橄榄树宾馆等场所开展联合督导检查。三是做好行刑衔接突出柔性执法。严格落实《中共天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中国足彩网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公安东丽分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规定》,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与区检察院和食品药品、环境保护、质量监督等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协作,明确案件移送时限和证据制作标准,确保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形成强大打击合力。2022年以来,我分局共接收区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移交行政转刑事案件20件,全部依法立案并开展侦查。持续深化“依法免罚+柔性执法”,秉承以人为本执法理念,特别是在交通执法过程中,严格依照《查处机动车违法停车操作规程》《货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现场查处工作指引》,在严查严处严重违法前提下,适时调整、适度扩大轻微违法免罚范围,对于初次违停的车辆进行短信提示,如未按提示驶离的,再通过后台系统进行实时记录和后期处罚。通过“首违不罚”“轻微不罚”等柔性执法手段,有效预防和制止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聚焦服务大局,全力护航发展。一是开展法治营商环境打造行动。以落实区委、区政府“四个全员抓”机制为抓手,深入推进东丽区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细化公安政务服务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个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公安窗口累计受理办结群众和企业提交的政务服务事项9.9万余件,全部在承诺期限内办结,群众满意率达100%。高效办结区网格中心和市局民生服务平台等来件1.3万余件,群众满意度达到99.4%。严格落实“放管服”等系列举措,办理“海河英才”业务3888件,落户3049人,先后为新天钢公司、钢铁集团等8家公司共计600余名员工办理出入境证件,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二是开展全区犬类整治专项行动。严格贯彻落实《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天津市养犬管理条例》,按照全市整体部署,立足全区工作实际,紧抓关键节点、紧盯重点部位,采取“五抓”措施(抓组织领导、抓部门协作、抓宣传发动、源头治理、依法处理),推动养犬管理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2022年,开展犬类整治专项行动5次,办理养犬登记证1267个,收缴流浪犬、无主犬176条,开展行政执法检查24次,处罚违规养犬24人,罚款7300元,没收犬只18只,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社区流浪犬和不文明养犬问题。三是开展烟花爆竹治理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足彩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天津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扎实开展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源头治理、宣传引导、打击整治等工作,全区违规燃放行为明显减少,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治理成效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认可。2022年,共出动警力225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发送宣传短信近2万余条,协调媒体播放公益广告500余次,排查重点部位120处,摸排重点人员53人,破获非法燃放案件9起,处罚11人,罚款3800元。市公安局专门刊发治安工作简报全市推广分局烟花爆竹治理工作经验做法。四是开展交通违法整治专项行动。深化道路交通管理,推动全区11个街、3个园区交安办实体化运行。提级整改右转弯隐患事故多发路口6处,同比因右转弯盲区引发的交通事故下降50%。深入推进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完成四批次83处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核查运输企业611家次,整改隐患问题221处,对23个施工占道企业下发《道路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64件,彻底解决金钟批发市场交通拥堵和购物群众临停矛盾,保障了疫情期间农副产品运输物流的畅通和供应链的稳定。加大对“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组织各类专项集中治理行动246次,严查各类交通违法27万起,全区未发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三)聚焦源头保障,提升执法质效。一是做优办案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着力打造以专职管理队伍为支撑、以信息化手段为保障,集执法办案、案件管理、涉案财物管理、合成作战、监督管理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执法办案基地和执法监管中枢。自10月21日全面启动运行以来,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了独立承担全部刑事案件和八类重点行政案件违法犯罪嫌疑人审讯、体检、看护、送押工作,最大限度减轻了基层办案单位执法负担,切实提高了分局整体办案质效。二是做强法制人才保障。加强案件审核力量配备,组织开展2022年法制员准入考试,经过组织推荐、资格审查、考试选拔,在全局任命法制员95名,其中专职法制员27名,兼职法制员68名,实现一线执法基层所队法制员力量配备全覆盖,切实提升了执法源头监管质效。深入开展法治理念教育和执法能力培训,通过专题培训、“以考促学”等方式,先后组织办案民警、基层法制员参加公安部、市局组织的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执法办案骨干人才培训班、全局法制骨干人才培训班和分局基层法制员业务技能竞赛,持续提升办案民警学法用法积极性和规范执法能力水平,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生态。三是做实“八五”普法工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采取警务宣传栏、微信公众号、校园法治讲堂、网络答题活动和社区走访群众等“线上宣传+线下普法”形式,先后组织开展了“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12·2”交通安全日、“12·4”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活动以及扫黑除恶、打击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促进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特别是疫情期间,结合常见的二十二种疫情防控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后果,制定《东丽区疫情防控工作法律宣传手册》,在疫情防控重点区域、集中隔离点、大筛现场向广大群众发放,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四)聚焦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针对执法办案流程和具体执法环节要素,通过“细胞工程”智慧警务平台中的“任务”和“通报”模块,将执法责任落实到具体侦办民警,并转发办案单位分管领导,推动执法工作责任更明确、措施更有力、整改更见效。完善盯警盯案和法治质态大监督机制,通过每月执法监督通报、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典型案件评查等方式,建立健全涵盖日常巡查、专项检查、重点核查、信访倒查、执法考评等内容的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形成发现问题、跟踪督办、整改落实的“全流程、全要素、闭环式”执法监督管理工作模式。2022年,全局共计下发《进一步强化执法源头管控工作周通报》14期,《执法监督工作月通报》12期,依托“细胞工程”智慧警务管理平台,下发各类执法监督任务1680件,执法通报658件,有效减少执法风险隐患发生。2022年,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考核成绩位列全市第二名。
(五)聚焦风险防范,保障安全稳定。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走向纵深,强化“人、事、地、物、组织”5类治安要素安全监管,检查行业单位2182家次、居民社区1034个、“九小”场所6845家,发现整改(转递)各类隐患1.2万件。组织开展多警联动集中统一查控、危化品运输企业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两客一危”企业专项排查、混凝土运输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在重要节点启动“日间+夜间”高等级勤务模式,结合全区重点运输企业运营和风险隐患实际情况,会同区运管局等部门对重点企业、重点车辆、驾驶人和重点风险隐患开展网格化、全覆盖检查,重点检查动态监控人员值守、动态监控制度落实、客运车辆夜间违规运营等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责令整改,坚决杜绝带病车、带病驾驶人上路运营。2022年,深入道路运输企业611次,累计教育驾驶人1028人次,临检车辆853辆次,发现隐患问题221项,约谈企业